<tbody id="xjkf3"></tbody>
    <th id="xjkf3"></th>
  1. 養豬網首頁 行情 - 財經 - 豬價 - 人才 - 招聘 - 求職 - 社區 - 協會 - 電子雜志 - 技術 - 豬病 - 商城 - 視頻 - 訪談 - 人物 - 專題 - 圖庫 - 博覽會 - 獸藥GSP - 公告

    答案來了!豬市如何走?“預制菜”發展現狀如何?......盡在廣東豬業創新發展大會

    • 點擊:
    • 日期:2022-07-31 14:11
    • 來源:養豬信息網

    為推進生豬穩產保供和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從2019年開始,廣東省養豬行業協會每年舉辦一屆生豬產業創新發展大會。7月29日-30日,第四屆廣東豬業創新發展大會在廣州增城恒大酒店隆重舉行。

     

     

    本次大會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作為指導單位,廣東省養豬行業協會主辦,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廣東省現代農業技術體系生豬創新團隊提供技術支持,農業農村主管部門領導、行業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等近300人參會。同時,本次大會還通過“蓄牧思維”、“南方+”等媒體平臺進行全程線上直播,大會觀看人數全網超40萬人次。

     

     

    大會就我國生豬生產形勢、市場趨勢、產能調控和疫病凈化等焦點問題,生豬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和預制菜等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度研討。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總畜牧獸醫師屈源泉在致辭中對與會嘉賓表示歡迎,對關心支持廣東“三農”工作的各級領導和各界朋友們表示誠摯的感謝和對奮戰在生產一線的專家、企業家及廣大從業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總畜牧獸醫師屈源泉

     

     

    生豬供應有保障 三大問題需重視

     

     

     
     
     
     
     
     

     

    豬糧安天下!廣東是人口大省,也是生豬生產和銷售大省。2022年上半年廣東省生豬出欄量1898.87萬噸,豬肉產量152.22萬噸,位居全國第六。

     

    6月末全省能繁母豬存欄量194.83萬頭,處于生豬產能調控的綠色合理區間。從全國來看,生豬供需保持平穩,6月末全國能繁母豬4277萬頭,相當于4100萬頭正常保有量的104.3%。預計下半年或將高于上半年,生豬供應有保障。

     

    會議現場

     

    但是,當前生豬產業的發展,也面臨一些難點和堵點問題,屈源泉談到:

     

    一是生豬生產數據不完善,政府調控不精準;

     

    二是生豬產業融合發展不夠,生豬產銷信息不精準。大部分生豬養殖企業,還是以生豬養殖為主,沒有向二產、三產延伸,沒有形成自己的豬肉品牌,對市場信息掌握不及時、不準確;

     

    三是動物疫病防控水平參差不齊,疫情發生風險仍然較高。目前,大型生豬養殖企業防控水平較高,一般能夠有效防控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情,但是中小散戶防控難度還較大,導致社會面疫情發生風險依然較高。

     

    總體看,推進生豬產業轉型升級和持續健康發展,任重道遠!

     
     

     

     

    豬肉階段性產能過剩,迫切需要加強產能調控

     

     

     
     
     
     
     
     

    接著,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監測信息處副處長林湛椰通過線上連線的方式,就當下生豬市場及其產能調控現狀做了深度的解讀。

     

     

    林湛椰介紹道,能繁母豬存欄量連續6個月處于產能調控的綠色區間。調減了387萬頭,但依舊小于過去4輪豬周期產能去化幅度;

     

     

    6月規模豬場新生仔豬數同、環比均有增長,預示著下半年生豬上市量將與去年持平;

     

    6月份規模豬場5月齡中大豬存欄同比增8%,體重也在增加。預示著7、8月份生豬供應和豬肉產量將穩定增加。

     

    而以上均顯示,后期豬價不具備持續大幅上漲的基礎條件。

     

    林湛椰在會上表示,2021年6月份,全國生豬產能提前半年完全恢復后,豬肉又出現階段性供應過剩。當下,迫切需要加強產能調控。

     

    而對于養豬戶,他建議,“想好養標豬就養標豬,想養大豬就養大豬 不要因為市場而影響自己的生產、出欄節奏。”

     

    農業農村部豬肉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首席分析師朱增勇也在會上分析到,從短期來看,市場呈現以下趨勢:1.本輪豬價下跌周期結束,短期快速反彈脫離供需基本面;2.產能后期以增為主,影響2023年下半年供需形勢;3.外購仔豬3季度成本高于自繁自養;4.2022年豬肉供給將高于2021年,2023年趨于平衡;5.2023年豬價形勢將會明顯好轉,豬肉進口增加;6.未來經歷較平穩的一輪周期,2023年豬價整體高于成本。

    農業農村部豬肉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首席分析師朱增勇

     

    從長期來看,呈現以下趨勢:生豬出欄量增長空間不大;其它肉類或將繼續替代一部分豬肉,禽肉產量或下降;行業成本仍將保持高位;面臨消費不確定性,豬周期或更加平穩。

     

    朱增勇認為,未來,企業關注的焦點應該放在疫病防控和降本增效上。

     
     
     
     
     
     
     
     
     
     

    隨后,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楊林發表《生豬凈化政策與貫徹落實》 主題演講。她談到,十年來,疫病凈化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全種豬偽狂犬病陽性率下降了52.8%,部分種豬群料肉比由凈化前3.5:1降低到凈化后2.5:1,PSY達30頭以上,MSY達28-30頭,共為社會創造199.88億元的經濟效益,其中2019-2021年為社會創造了81.72億元的經濟效益。

     

    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楊林

     

    此外,內蒙古必威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建麗博士發表《口蹄疫疫苗評價與免疫凈化》主題演講。他表示,夏季口蹄疫仍然高發,需要高度警惕。要選擇一款好的口蹄疫疫苗,配合試劑盒的檢測,才能夠很好地開展疫病凈化。疫苗評價主要可以圍繞內在質量指標、臨床效果評價、生產指標評價等三個維度。

     

    內蒙古必威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建麗博士

     
     

     

     

    標準化建立的重要性

     

     

     
     
     
     
     
     

    接著,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博士/總經理 張亮發表《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建設與應用》主題演講。

     

    國家級生豬大數據中心是農業農村部2019年4月批準建設的全國首個、目前唯一的畜牧單品種國家級大數據服務平臺,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重要建設內容,是國家畜牧科技城重要平臺。

     

    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博士/總經理 張亮

     

    張亮在會上重點強調了行業標準化建立的重要性,在他看來,標準化的不健全與發展緩慢是信息化發展與種業等問題的關鍵。
    對于豬業數字化建設,他提出了四點建議:

     

    1.建立行業標準化組織,完善標準制定規劃,打好數字化基礎。

     

    2. 行業共建國家生豬大數據分中心,共同完善標準,共享知識成果。

     

    3.建立統一的云存儲基地與平臺;

     

    4. 保護創新。

     

    大數據+AIOT技術的興起,為農牧產業數智化提供了技術基礎。會上,北京農信互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華南大區總經理葉小剛表示,未來活下來的企業絕大多數都將是數字化企業,掌握了數據將掌握發展的主動權。農信互聯是一家專注農業的新一代軟件與數字信息服務公司,打造有企聯網數智農業平臺、豬聯網等核心產品,可助力數智豬場的一體化建設。

     

    北京農信互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華南大區總經理葉小剛

     
     

     

     

    精準營養及精準飼喂

     

     
     
     
     
     
     

    此外,華南農業大學管武太教授就“生豬精準營養及技術途徑”在大會上做了分享。

     

    華南農業大學管武太教授

     

    近年來,非洲豬瘟、新冠疫情、國際局勢給養豬行業帶來了巨大變化。管武太表示,在當前形勢下,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生產經濟,有一流的經濟效益,這就要求我們要做到精準營養。

     

    精準營養有3個層次,一是營養需要量的測定及其模型化,二是原料數據庫的豐富與完善,三是生物技術產品的價值挖掘與應用。通過以上3個層次,找到飼料原料效果的差異性并進行解析,獲得精準營養基礎,配方改進的方法,以改進飼喂效果的辦法。

     

    此外,華南農業大學工程學院青年教授/博士生導師呂恩利在會上就精準飼喂與疾病預警做了主題分享,通過對智能精準飼喂與傳統飼喂的對比,突出智能飼喂的優勢,并介紹了智能飼喂的儀器選擇方法。據悉,哺乳母豬智能精準飼喂窩斷奶數提高1.08頭,頭均增重440g。

    華南農業大學工程學院青年教授/博士生導師呂恩利

     
     

     

     
     
     
     
     
     

    除了市場趨勢、防疫凈化等焦點問題,生豬產業智能化也是當下關注的焦點問題。高烽規劃設計(深圳)有限公司設計院院長龐進友做了“豬舍靶向通風應用介紹”主題分享。

     

    高烽規劃設計(深圳)有限公司設計院院長龐進友

     

    樓房養豬是近年來養豬業的熱點項目之一,但長期以來,樓房養豬都存在物流運輸、電梯安全、防水漏水、樓房豬舍成本高、豬舍結構腐蝕、環境承載力等痛點問題,尤其在夏季降溫問題上,普通的通風模式難以滿足不同地區樓房養豬的要求。

     

    龐進友表示,靶向通風通過熱交換、蒸發冷及噴淋設計實現豬舍內對每一頭豬進行定量精準通風,可有效解決豬舍內疾病傳播速度快以及豬舍內夏季降溫、冬季取暖等問題:1、完全垂直通風:風冷效應完美體現;2、夏季最小通風量:空氣過濾、除臭成本降到最低;3、多層降溫體現:相同地區、相同時間,確保降溫效果是水簾的2倍;4、高效熱回收:降溫輔助利器、冬季取暖節能好幫手;5、通風模式單一:操作簡單、適應性強、樓房平房均可使用;6、全程沒有水平通風:杜絕疾病空氣傳播;7:均勻給風、排風:確保豬舍各個位置通風均勻;8、豬舍微氣壓環境:避免豬舍密封不嚴,漏風,導致空濾失效。

     
     

     

     

    預制菜”發展情況如何了

     

     
     
     
     
     

    就當下熱門的“預制菜”話題,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長張德權研究院在會上進行了分享。

     

     

    張德權表示,隨著能量代謝酶控僵直保質新理論的首次提出,以及多種保鮮技術成功研發,極大的推動了傳統肉制品工業化再發展,包括預制菜的誕生。

     

    據他介紹,我國預制菜肴尚處于成長階段,行業入局者多,但目前尚未脫穎而出具有全國統治地位龍頭企業,此外當前預制菜消費市場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華東地區市場占比最大 (37%),其次是華南,華北、西南和華中地區(10%以上)。

     
     

     

     

    廣東省生豬產能調控聯盟正式成立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上午,廣東省生豬產能調控聯盟正式成立。

     

    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楊林、原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鄭惠典、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總畜牧獸醫師屈源泉、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林綠等11位領導共同開啟聯盟牌匾。

     


    (從左到右依次為:廣東省養豬行業協會會長陳三有研究員、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總經濟師羅一心同志、原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吳秋豪同志、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廖紀坤同志、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總畜牧獸醫師屈源泉同志、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楊林同志、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鄭惠典同志、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林綠同志、原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劉付啟榮同志、原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羅道栩同志、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畜牧與飼料處陳楚楷處長

     

    廣東省生豬產能調控聯盟將致力于服務會員,強化生豬生產調度統計、形勢分析研判及信息反饋應用等,組織做好生豬產能調控,有效緩解生產周期波動,推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會上,宣布聘謝水華博士為廣東省生豬產能調控聯盟秘書長,廣東省養豬行業協會會長陳三有會長為其頒發聘書。

     

    (左:養豬行業協會會長陳三有 右:謝水華博士)

     
     

    在連續一天半的思想交流與碰撞中,第四屆廣東豬業創新發展大會順利落下帷幕,但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之路還很長,正如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總畜牧獸醫師屈源泉在致辭中所言,推進生豬產業轉型升級和持續健康發展,任重道遠!

     
      (編輯:小王)
      答案來了!豬市如何走?“預制菜”發展現狀如何?......盡在廣東豬業創新發展大會-分享到手機掃一掃分享到手機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評論 最新評論
       
      發表評論
      驗證碼:  點擊更換驗證圖片
      新聞排行
      无码AⅤ在线国产
        <tbody id="xjkf3"></tbody>
        <th id="xjkf3"></th>